全国服务热线:18537938770

新闻中心 PRODUCT DISPLAY

张掖霞光网络科技成都理工大学2022年计算机与网络安全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1-31 193 次浏览

  成都理工大学计算机与网络安全学院(牛津布鲁克斯学院)前身是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始建于2010年,由成都理工大学原信息工程学院、原网络教育学院拆分合并组建,2019年学校将其与网络安全学院、牛津布鲁克斯学院合并,成立了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网络安全学院、牛津布鲁克斯学院)。因学校高质量发展建设需要,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网络安全学院、牛津布鲁克斯学院)于2021年4月更名为计算机与网络安全学院(牛津布鲁克斯学院)。

  学院以传统优势学科为依托,主要计算机科学类学科专业。学院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能力和学科建设水平霞光网络科技,已建立区块链研究中心和人工智能研究中心霞光网络科技,拥有计算机等信息类优势学科群,具有本硕博培养能力,是我校、省部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主要支撑单位,是四川省培养计算机与软件、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等领域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

  学院现有教职工90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28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后备人选3人,四川省专家评审(议)委员会成员1人,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带头人1人,四川省计算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已形成一支中、青结合,职称、年龄、学历合理的师资队伍。

  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智能视觉应用系统四川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学院教师近年来获得以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为代表的和省部级项目100余项,发表高水平SCI论文10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20余项。

  本着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思路,计网牛学院实行“大类招生”的模式。学生进校以后先主要学习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打下坚实的计算机专业领域基础。入学一年后根据相关政策进行专业分流。学制四年,获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电子信息领域、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网络与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与工程

  学院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组织学生举办和参加各类学生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才能得到了施展,学生的独立性、责任心、参与意识、合作意识不断得到增强。

  学院秉承“凝聚青年、服务青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当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宗旨,以营造高雅的精神文化和务实的学术文化氛围为主要目标,在学院和班级开展一系列时政类、艺术类、体育类、学术类、服务类学生活动,逐步形成以“科技文化节”为载体,各类常规活动为主线,特色活动为重点的学院文化活动品牌。

  与此同时,学院积极鼓励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发挥公益力量,承担社会责任,以系统化和项目化的方式来开展学院志愿服务活动,通过结合校园与社会,不懈打造志愿服务的特色文化,营造了浓厚的公益实践氛围。

  学院依托专业优势,全方位引领青年成长成才,在稳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中形成创新创业教育“三多”培育体系,发展成为一个集政策咨询、技能培训、竞赛组织、创业孵化为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综合服务平台。

  每年参与科技竞赛人数近千人,在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ACM、计算机、网络安全等学科竞赛中,获得奖项160余人次,省部级奖项近300人次,创新创业项目申报数量逐年攀升,共计申报国创和挑战杯项目300余项,互联网+创新创业项目500余项,2021年度获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主要就业单位:知乎、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IBM中国成都全球服务执行中心、腾讯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美团、支付宝(成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通)、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总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航天长峰科技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北京数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达内为上科技有限公司、金瓜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国美在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锐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金蝶集团、新疆吐哈油田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武汉达梦数据库有限公司、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霞光网络科技霞光网络科技、网易网络有限公司、江苏京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西门子网络通信公司、美国芯源系统公司、广州周立功单片机科技有限公司、长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等。

  主要深造院校: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中国传媒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中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

  曾雨婷,2022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曾就读于四川省乐山市井研中学,大学期间获得奖学金,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学金,保送至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术硕士研究生。

  张嘉琪,2018届软件工程专业学生,曾就读于山西省运城市河津中学,大学期间获得校级学生,校级学生干部,保送至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彭重严,2018级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学生,209网络攻防实验室Dino战队2018级成员。曾就读于四川省通江中学,大学期间获得励志奖学金、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第十三/十四届中国成都国际软件设计与应用大赛三等奖、第十二届蓝桥杯省赛三等奖等,被评为校级共青团员,计网牛学院学生和科创之星,曾任图小理新媒体工作室副理事长,信息安全协会部长。现已被招录至雅安市公安局。

  许忠琪,2018届软件工程专业学生,曾就读于四川省遂宁市遂宁中学,大学期间获得励志奖学金、校学生、校学生干部,目前于同程旅行搜索研发部担任系统开发岗。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成立于2010年,其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的成都地质学院地球物理勘探系,曾用过物探系、信物系(1993-1999)、信息工程学院(2000-2010)等名称,办学历史悠久。

  地球物理学院拥有一支教学、科研实力雄厚的教学团队,自建校以来培养了一大批的技术、管理人才,在的科研、建设领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专业剖析:地球物理学是观测研究地球物理场,并据此分析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及其地球运动变化规律的基础学科,为地球系统研究、资源环境勘查等提供理论与方法技术支持。本专业是地球物理学-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支撑专业,是首批本科建设专业,拥有的教学科研团队,着重培养学生从事地球物理研究、防震减灾以及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研发与生产实践及相关管理工作的能力。

  专业剖析:深化认识地球本体结构,能够给出资源、能源、灾害等的深部要素和动力学响应,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美丽中国、宜居地球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本专业前身是建校时开设的勘探地球物理专业,是利用物理学原理研究地下结构的- -i ]应用科学。本专业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支撑专业,是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培养掌握地球物理勘探理论知识和技能,能服务于资源与能源、工程建设、地质灾害等领域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

  专业剖析:空间科学与技术是确定发展的国防特色新建专业之一,是服务于航空航天、国防建设、对地观测与导航系统等新兴产业领域,密切结合空间科技迅猛发展需求的新型专业。本专业是地球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的支撑专业, 拥有的教学科研团队,着重培养学生对地、对空探测及其信息处理技术研发与组织管理能力。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实习实践工作,积极搭建平台,成效显著。学院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野外实践,由经验丰富的专任教师带队,前往马角坝、峨眉山等地质资源丰富地区,效果良好。

  先后与中石化石油物探研究院、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南方分公司、四川省地震局成都地震基准台、中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西南物探分公司、核工业西南研究院、劳雷工业公司(成都分公司)等行业领先单位签订合作协议,为学院学生提供丰富且实用的实习机会。同时与中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西南物探分公司的共建地球物理学院PC-cluster集群,集群包括30个计算节点,200T存储空间。这是地球物理数据处理和解释功能的教学和科研支撑平台,为地球物理学院各专业学生提供勘探地球物理软件实习支撑(现安装有中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发的Geoeast处理解释软件),同时也为学院教师提供相应地球物理模拟计算资源。

  地球物理学院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将文化育人融入到人才培养各个环节,打造了一系列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思想政治教育品牌项目和校园文化活动,努力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专业情怀、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

  近年来,学院先后承办了国际国内大型会议、地物大讲堂、地球物理学院论坛,邀请国内外名师做专题讲座,为学院学生呈上知识文化的盛宴。

  学院着眼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文体活动,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文体活动中。

  同时,紧密结合科研实践、专业素养、爱国情怀等,扎实组织学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霞光网络科技。各实践队的先进事迹也受到了人民日报社、中青网、中新网等多家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地球物理学院各学科专业的就业方向主要为国内外与油气及矿产资源、水利水电建设、环境工程勘察、地震监测、空间信息处理、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应用等相关行业的大中型国营企业、外国公司等。同时也有很多毕业生选择到国内外的科研院所及高校继续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等,就业范围广泛,就业前景好。近几年学院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0%以上,平均深造率近30%。

  国内:北京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师范大学、重庆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海洋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天文台霞光网络科技、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等。

  国外:英国爱丁堡大学、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柏林工业大学、美国休斯顿大学、日本上智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等。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中石化经纬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勘测设计研究院、中建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八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中冶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分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分行、广东省有色地质勘查院、四川省地震局、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川拓创探测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正元地球物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甘肃总队、深圳市勘察研究院、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北京桔灯地球物理勘探有限公司、上海达华测绘有限公司、葛洲坝集团试验检测有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勘测设计有限公司霞光网络科技、湖南恒基隧道工程有限公司、北京中农信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广州海达安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志德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正基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四川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成都同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建工集团基础建设有限公司、深圳市德邦物流有限公司、四川省蜀通岩土工程公司、四川省西南大地工程物探有限公司、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四川郎酒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长帆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等。

  贾跃强,2021届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学生,曾就读于甘肃省酒泉中学,大学期间曾获得四川省艺考志愿者,成都理工大学母校行队长、志愿者,已签约中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窦汝训,2022届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学生,曾就读山东省陵城区中学,大学期间获得“创新杯”全国大学生地球物理知识竞赛特等奖和第六届“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保送至浙江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孙思雨,2022届地球物理学专业学生,曾就读于新疆哈密地区二中,大学期间获得第七届“创新杯”全国大学生地球物理知识竞赛特等奖等、四川省毕业生、成都理工大学“十佳大学生”等荣誉,保送至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攻读硕士学位。

  姚苏芮,2022届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曾就读于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中学,大学期间获得第三届 BETT (笔译)总决赛三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C 类三等奖、第四届西南地区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校级二等奖等,保研至中国科学院大学云南天文台天体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商学院成立于2001年,其前身主体是始建于1907年的原四川商业高等专科学校,至今已有110余年的办学历史。学院面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主战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育才先育人,成才先成人”为教育理念,着力培养具有实干精神、良好道德、敢于创新的新时代商界精英。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

  全面实施课程负责人制,实施“一专一金课,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工程,打造商学院“名师示范课堂”和“特色示范课堂”。现有《统计学》教育部“拓金计划”首批入选课程,《证券投资分析》《统计学》《创新创业基础》《市场营销学》省级本科课程,《创新基础与创业实践方法》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以及校级在线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

  学院倡导教师创新教学方法,使用雨课堂、对分易等工具,利用MOOC资源实现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等混合式教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学院重视教学平台建设,建成了四川省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财政部“资源与环境价值计量和决策”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资源与环境经济普及基地、四川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与新经济研究中心)、四川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灾害经济研究中心)。

  四川省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建设西部经管类实验教学中心的目标和定位引领下,中心积极推进实验模式、实验内容改革和创新,围绕“专业基础实验平台”、“专业综合实验平台”和“创新创业实验平台”的建设,构建了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实现了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全面提升。中心制定了完善的实验教学管理制度,实现了实验教学过程管理、考核管理和质量管理的有机统一,以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为路径,积极与相关企业合作推进课程体系、教学资源的开发,在构建高度仿真的校园微型经济环境基础上,坚持虚实结合、相互补充、能实不虚的原则,将现代实验手段与传统实验手段相结合,以信息技术为突破口,营造沉浸式的高互动探究学习氛围,实现案例仿真、环境仿真、数据仿真、业务仿真。

  学院建立了“三层次实践、三能力培养”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循序渐进,逐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实战能力和创新能力。与企业合作共建30余个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提供实习场所。

  学院拥有一支治学严谨、学术造诣深厚、层次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111人,多位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

  省级科研创新团队:区域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团队、四川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创新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团队、区域可持续发展青年科技创新团队

  获四川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近年来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四川省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30余项;自编出版富有实践教学特色的经管系列教材20余部;荣获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四川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成都理工大学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获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1项,四川省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15项;中国青年科技奖1人,全国科技工作者1人,四川省青年科技奖1人;主持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6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四川省软科学计划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省部级课题60余项;在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认定的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0余部。

  校企协同育人:实行“双导师制”,为每位本科生配备学业导师和职业导师,为学生提供全过程跟踪式的点对点指导。学院聘请了伊藤洋华堂(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黄亚美董事长、普华永道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徐闻总经理、安东石油技术集团皮至峰首席执行官等110余位知名企业家为职业导师,建立了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职业导师库。

  积极与企业合作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推进课程体系及教学资源的开发,更新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保驾护航。

  科教融合育人:打造“博雅讲堂”特色学术讲堂品牌,秉承“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儒雅而睿智”的堂训,开展内容多样化、形式多元化的学术讲座,拓展学生学术视野。

  建立“科研-教学-学习”联合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倡导教师将科研成果渗透到教学活动中,指导学生参与“互联网+”、“挑战杯”等学科专业竞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国际合作培养:学院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与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合办会计学本科专业;实施商科人才国际化视野提升计划,开展科研探究项目式学习、国际名校游学访学、定制化留学申请咨询。

  复合人才培养:依托学校文理学科交叉优势,主动回应技术创新和社会变革对商科人才培养的要求,将新商科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开设与现代技术、行业特色紧密结合的专业前沿和学科交叉课程,鼓励学生修读辅修学士学位,培养学生跨学科融通思维能力。

  主要深造院校: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湖南大学、重庆大学、厦门大学、兰州大学、中南大学、西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暨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上海大学、杜伦大学、墨尔本大学、格拉斯哥大学、利兹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南安普顿大学、悉尼大学等。

  典型就业单位: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民生银行、深圳市中合银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惠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税务总局成都市成华分局、税务总局万源市税务局、税务总局简阳市税务局、中共成都市委员会宣传部、中共广元市昭化区委员会、中共遂宁市安居区委组织部、四川省阿坝州发展改革委员会、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四川华信(集团)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第五分局、四川交投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成中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长虹电源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华西绿舍建材有限公司、四川省交通投资集团等。

  商学院创新创业联合会是一个集创意、创新、创业三位于一体的组织,秉承“让我们分享智慧”的院训,坚持以人为本,重点培养商院学子创新创业意识。自2015年9月成立以来,于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连续四年获得由全国学联秘书处、中国青年报社KAB评比的“全国百佳大学生创业社团”荣誉称号,并居于前50强。

  成果展示:近年来,学院一手抓科学研究活动,一手抓创新创业活动。在科技立项中硕果累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18项,省级立项44项。“互联网+”近几年20个省级奖项、“挑战杯”近两年4个奖项。

  第五届“京科杯·商创赛”创业大赛,是由共青团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委员会主办,商学院创新创业联合会承办的面向全校学生的比赛。大赛的成功举办为成理学子实现创业创新提供了一个展示风采、碰撞创意、交流合作的舞台,进一步推动了大学生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

  由商学院团委主办,创新创业联合会协办了届文献综述大赛。大赛宗旨为提高我院本科生对文献的搜集、检索、撰写能力,进一步营造学院科研学术氛围,加强师生交流,为学院创新创业训练营吸收的科研、学科竞赛人才,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创新资源集成,拓展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

  学院始建于1997年,前身为成都理工学院与四川省广播电视厅联合创办的成都理工学院广播影视艺术学院校本部,2001年,正式更名为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

  文化传承为本——面对中华传统文化创新传播的时代要求,成果以服务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人才需求为己任,挖掘并整合中国传统文化优质资源,着力培养能从事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工作需要的文化创意人才。

  艺能传习为体——艺能传习为体:遵循艺术传媒的教育教学规律,坚持言传身教与反复习练相结合,充分发挥理工类大学成熟的实验室建设经验、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等优势,开展以实践课程重组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为主体的改革,培养学生实践创作能力,完成“二三四五”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科创融合为用——按照新文科建设要求,打造文理交叉融合课程,深度应用科学技术,开展数字技术赋能下的课程资源建设与教学手段整合创新。

  国外:学院与美国密苏里大学共同举办“2+2”专业和新闻教学周活动,参加由中国教育交流协会和同济大学主持的“中国高校艺术学科师生海外学习计划”。

  国内:与江苏广电、四川省艺术研究院、成都传媒集团、成都广电、封面新闻、四川人民艺术剧院、四川博物院、成都华栖云科技有限公司等行业一线多个校外实践实训教学基地。

  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表演专业创办于20世纪90年代,成都理工大学是四川省最早获准设立该专业的高等院校之一。本专业自成立以来师资力量雄厚且坚持15-20人小班教学,老师们均来自行业一线或毕业于专业艺术院校,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遵照艺术表演与社会表演的客观规律,培养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热爱文化艺术事业,集表演艺术理论知识、创作技能与社会活动能力为一体,汇传统精髓和时代意识于一脉,聚本土立场与国际视野于一身,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高度职业道德的应用型演艺人才。本专业2021年获批本科专业建设点,建有首批本科课程。同时本专业将四川省传统戏曲传习展示融入实践教学,开设有川剧戏曲课必修课,聘请川剧院老师为学生们授课,形成表演专业办学的亮点。

  专业聚焦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工作总体要求,以“新文科”建设为引领,依托双学科建设高校雄厚的科技研发实力,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开发基于新媒体技术的教学平台,形成以戏曲传习与现代表演训练融通的专业特色。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于1997年由我校与四川省广播电视厅在联合创办广播影视艺术学院的同时申办,2001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是国内高校最早开办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之一。

  本专业以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和广播电视艺术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为支撑,依托学院传媒与艺术学科交叉互补的优势,办学成效显著。拥有一支德才兼备、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构建了以本科课程为核心的非虚构纪实影像创作特色课程群落,采用“三四五”课程体系和“直接教学法”,以适应融媒时代对于广播电视及全媒体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专业分设两个培养方向:节目策划与制作方向,突出非虚构类纪实影像创作实务的教学;影视剧编导方向,突出虚构类视听创作方面的教学,以与业界无缝对接的项目化教学为特色,重点培养学生的影视剧创意及剧作能力。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创办于20世纪90年代,是国内较早获准开办的专业。学生学科竞赛成绩突出,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齐越节”“夏青杯”“海峡两岸电视主持新人大赛”等比赛中多次获奖。

  本专业依托学院传媒与艺术学科群的融合优势及实践教学平台,通过扎实的专业基础教学和广泛深入的业界实践训练,培养集“采、编、播、演”为一体的应用型、复合型有声语言传播专业人才。

  依托学校雄厚的科技研发实力,开展特色化科普实践活动,成立科普文创与科学传播研究中心,训练学生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口语传播实践能力。

  打造全媒体主持课程群,运用全国领先的融媒体平台,开展直播训练,已成功与甘孜藏族自治州开展农产品线上销售活动,并参加西博会“甘孜好物进西博”活动。开展专题实习,助力“农民变主播、手机变农具、农活变直播”新时代的乡村商业新业态。

  视觉传达设计是通过媒介将特定视觉符号的信息表现并传达给观众的设计。专业前生为艺术设计专业平面设计方向,1994年开始招生,是四川省最早一批开办的设计类专业。经过二十多年的积累,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齐全,教学体系完整,所培养的人才在国内各企事业和各级院校发挥着重要作用。本专业依托学院传播与艺术学科融合的优势,坚持设计的先导性和实践性,提倡灵活的教学方式,重视实践案例教学。积极参与、省、市级重大设计任务,并在国内外专业设计大赛中获奖颇丰,成果显著,其理论成果和设计作品在国内均有一定的影响,为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专业注重与行业接轨的传播理论与设计实践教学,培养具备广告设计与制作、品牌形象推广、文创设计、数字媒体设计等创作能力 与创新思维的应用型、复合型设计人才。

  成都理工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创办于2004年,为四川地区较早开设的新闻传播学办学点之一。2017年入选四川省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20年获批为本科专业建设点,是我校新闻传播学硕士点的重要支撑。与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开展“2+2”本科生联合培养。

  广播电视学专业从媒介与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视听传播理论与实务、广播电视业务与数字媒体技术三方面构建专业知识结构,培养学生从事各种视听媒介的新闻报道、制作、运营及管理能力,使学生成为适应全媒体报道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媒体工作者。同时,依托我校的环境学科优势,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独立地观察和分析各种环境问题,从而科学准确地报道各种科技新闻,形成科技新闻报道的专业特色。专业建立全国高校领先的融合媒体实验室,开展基于全媒体实务训练的新闻项目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较强的融媒体新闻实务能力。

  根据用人单位和第三方毕业生质量跟踪数据显示与反馈,毕业生以其坚实的理论基础、出众的表达能力,独立的新闻触觉和视野,成为各单位的业务骨干。

  广告学专业以传统文化与新媒体整合创新为特色,构建中国文化与现代广告传播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和综合素质培养并重,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凸显理论和实务结合、创意与创作结合、艺术与技术结合的优势,着重培养学生国际化背景下的策划创意、广告信息传播、设计制作等方面的综合能力,特别是运用新媒体进行传统文化创新的能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与知名广告公司建立紧密校企合作关系,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使之成为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意思维和创作能力,能在广告公司、媒体广告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文化创意产业部门及互联网传播机构从事广告及传播运营、策划、创意、设计制作及营销推广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学院还设有成都理工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川剧艺术研究所、艺术与传媒教育研究中心、科教纪录片研究所和传媒大数据研究中心等教学研究机构。欢迎新同学来参观~

  教师结构: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现有教职工140余人,职称教师39人,双师型教师占专职教师40%,外校引进教师:占教职工总数90%,业内外知名专家作为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30多位,学历结构合理,专业化程度高,学缘结构优势突出。

  学院拥有实验剧场、黑匣子小剧场、化妆课专业教室、天光画室、摄影棚、苹果机房、录音棚、广播站、高清演播室、直播导播间、融合媒体虚拟实验室、数码电影院等实验室,功能齐全、设备先进。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系始建于1956年。1993年原成都地质学院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因学科发展需要霞光网络科技,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系分成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系及工程地质与建筑工程系。1997年,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新发展,两系又合并组建了成都理工学院个二级学院——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2001年底,三校合并组建成都理工大学,通过院系调整,原勘察与机电工程系以及应用化学系的部分专业并入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经过60余年的发展,学院现有6个教学系、1个重点实验室、1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虚拟仿线个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虚拟仿线个综合实验室。

  学院以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实验教学中心等高水平平台为依托,教学与科研均取得了丰硕成果。已为培养本科生1.9万余名、研究生3800余名、博士生400余名,这些高层次人才为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院获得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数十项,“工程地质分析原理”被评为精品课程。近十余年以来霞光网络科技,独立单位获得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数十项;出版专著40余部,发表SCI、EI检索论文1500余篇;获得授权专利100余项,软件著作权50余项。

  学院目前在校学生2949人,其中本科生1900人,研究生1049人(含硕士、博士)。设有地质工程、土木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工程力学6个本科专业;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土木工程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土木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土木水利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力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为重点学科,2022年进入第二轮“双”建设学科行列;岩土工程为部省级重点学科;地质工程、土木工程专业为专业和特色专业(均已两次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学院已形成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地质+土木”工程学科群。

  学院现有教职工186人,160名教师及实验室教学人员中,有博士生导师34人、教授(含研究员)56人、副教授(含副研及高工)65人、讲师(含助研及工程师)3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数占教师总数的83.75%以上。已建成一支老、中、青有机结合,职称、年龄、学历合理的师资队伍。形成了“地质工程”教学团队、“岩土工程”省级教学团队、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等10个教学与科研团队。

  严晓龙,2022届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曾就读于四川省洪雅中学,大学期间获得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励志奖学金、校学生等奖项,现已被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结构工程系录取。

  李垠柯,2022届地质工程专业学生,曾就读于四川省宜宾市中学,大学期间获得第七届四川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四川省金奖、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霞光网络科技、第六届中西部外语翻译大赛笔译二等奖、第六届大学生地质技能大赛校级一等奖、校学生、校团员、“张倬元”工程地质奖学金、院学生,曾发表EI期刊文献、北大核心文献各一篇,现推免至同济大学地质工程专业直博生。

  邹禧,2022届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曾就读于四川省眉山中学,大学期间曾担任校青年志愿者协会执行主席和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系团总支书记,获得励志奖学金、“建行杯”第七届四川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省赛二等奖、四川省毕业生、成都理工大学学生干部等奖项,现推免至四川大学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硕士研究生。

  白佳静,2021届工程力学专业学生,曾就读于河北省永年区中学,大学期间获得四川省综合素质A级证书、励志奖学金、校大学生、团员干部、全国大学生环保知识竞赛志愿者等,现已推免至北京交通大学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张怡,2021届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曾就读于四川省蒲江中学,大学期间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中西部外语翻译大赛笔译三等奖、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地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录取至深圳大学土木水利专业硕士研究生。

  据统计,历年来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的毕业生的就业率皆超过90%,其中土木工程专业、地质工程专业、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皆高达95%。

  就业主要去向:中国中铁二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十九治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西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四川省煤田地质局、四川省冶金地质勘察局、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云南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省冶勘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广东腾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四川省华地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重庆长江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四川志德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八一地质队、云南南方地勘工程总公司、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等。

  深造主要去向: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同济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南京大学霞光网络科技、天津大学、中国民航大学、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河海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中山大学等。

  以上内容为成都理工大学招生网发布的部分招生专业信息,查看成都理工大学所有省份招生专业简介及各专业就业情况,请点击成都理工大学招生专业汇总

  成都理工大学本科招生网专题(含招生计划、章程、高考录取及分数线;各院校高考各专业招生计划汇总专题(历年)